乾清宫的正大光明殿内,气氛凝重肃穆,仿佛凝结着一层厚厚的寒霜。隆元帝高坐龙椅之上,神色威严,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下众臣,那眼神仿佛能洞悉一切。
首辅阁老欧阳诚大学士率先出列,他双手恭敬地拱起,微微躬身,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,此次战役,可谓波折重重,先败后胜。
紫荆关一战,众将官虽有败仗之过,但念其拼死守住紫荆关,力保神州门户不失之功,宜功过相抵后从轻处罚,请陛下圣裁。此外,臣提议对于奋勇作战的紫荆关守将参将赵勇,可擢升其为总兵,封赏一个爵位,以彰其忠勇。”
隆元帝微微颔首,神色稍缓,赞许道:“首辅此论甚是妥当。深得朕意!”
吏部尚书张文心紧接着趋前一步,神色严肃地说道:“陛下圣明。五军都督府右军都督、上柱国、一等伯柳芳,此战丧师辱国,理应降罪。然念其年老,且有积年之功。可降爵位一等,免去都督一职,免其所兼军功恩荫。改任京营节度使,命其今早补充整训京营以赎罪。
兵部左侍郎、上户军、一等伯牛继宗降爵位一等,免去军功恩荫,免去兵部左侍郎兼职,暂代五军营提督一职代罪立功。另外,臣认为山东副将孙宏作战勇猛,指挥有方,当晋升为山东总兵。”
内阁次辅韩安国微微点头,一脸郑重地接着道:“京营节度使,三等统制县伯之后,奉恩将军王子腾在此战中表现不佳,应夺爵去职,可改任辽省巡阅使。
陛下可命令其出辽东等地巡查诸军,督办辽东军重组事宜。此安排可使其将功补过。也可伺机选拔九边精锐为陛下充实京营防御,戴罪立功。
神机营提督平西侯李光耀降爵一等保留职务,保龄侯史鼐降低爵一等去职,亦皆符合律法章程。再者,臣提议河南卫千户李茂因坚守阵地,抵御敌军多次进攻,可晋升为河南卫游击参将。”
皇帝微微颔首,目光缓缓扫过众人,沉声道:“诸位爱卿所言有理。各省援军京营人等就依兵部和内阁之议处置,有功赏之,有过罚之。然此战最大的功臣,北原镇守司众将官又该如何封赏?众位爱卿可已经斟酌妥当?”
此言一出,众臣一阵骚动,交头接耳之声四起,有的皱眉沉思,有的面露难色。
内阁大学士杨廷和急忙出列,躬身抱拳,神色焦急道:“陛下,北原镇守司普通将官,依大夏律以军功封赏即可。唯有北原镇守司节度使、二等曹县县伯林韶峰及其长子林安宁,此战居功甚伟。
尤其是林安宁此子,以幼龄之年,率军远征千里,铁蹄踏破鞑靼汗庭。如此大功,可比汉之千古名将霍去病,初唐凌烟阁名将李靖。本朝定鼎天下以来,唯有世宗朝,初代北静王击破残元大战,可与之相比。功劳之大,内阁实难定下赏格!
内阁众臣皆以为,雷霆雨露俱是天恩,恩封大小皆出圣意。还请陛下圣心独断。”
首辅与次辅也是躬身一礼,出声附和。
其实,这都是约定俗成的惯例。功劳最大的那个人总是要皇帝亲自定下赏格,其他有功之臣才好依例封赏。
内阁三位辅臣和各部尚书等文臣早已形成公论。辽东地方文武丢土失地,紫荆关下野战,京营武勋高门也丧师辱国。武将一系的势力和皇帝在辽东的人手,都已经被打压到极点。
而龙首宫上皇,如今有意向当今转移权柄,早已暗中知会过首辅次辅。作为历经两朝天子旧居上位的老油条。他们两个当然懂得取舍。
京营众将此次难逃惩罚,朝中文官依然压制武勋。如今形势,唯有将北原林氏父子高高捧起,高封其功,以掩饰朝廷一系列败绩。唯有如此,神京武勋高门的过失才能得以轻轻放下,保住他们手中军权。朝廷文武之间才能留下一层遮羞布,大家相安无事。
再者,他们二人也早就猜出隆元帝的心思。今上早就想在勋贵军方立起一杆新的大旗,好引得武勋将门投靠。
正因为如此,他二人早已与上皇一派老臣商议妥当。只要今上做的不过分。这场功劳如何瓜分,就让今上亲自分果果好了。
听了杨阁老的奏请。隆元帝先是故作沉思状,沉吟片刻后,方才故作目光坚定,言辞果决道:“朕认为林韶峰此次可封侯爵。其子林安宁有封狼居胥之功,可封为国公!”
哄…..此言一出,大殿之中群臣哗然,议论纷纷。
虽然朝中文武早已料定,林家父子此功必可封侯,但谁也没料到皇帝真敢玩的这么大。父封侯,子国公。隆元帝这玩笑开的有点大啊。
虽然朝中重臣早已与武勋一脉达成共识,要捧一下林氏父子,以抵消辽东失守和紫荆关大败的影响。但隆元帝这么做,明显是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如此荣恩意在树起一杆旗帜,目标直指军权归属与朝廷话语权。上皇会同意嘛?
首辅欧阳诚与次辅对视一眼,眼神之中带着疑惑与不可思议。两人旋即明白对方心意。两人轻轻颔首示意,次辅随即用眼神示意自己部属出来搅合。
礼部尚书陈叔和接受到上司信号,忙不迭出列,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,神色紧张道:“陛下,古人讲究子不越过父亲。如今林韶峰尚未封公,若贸然给林安宁封公甚至更高爵位,恐于礼不合,还望陛下三思。”
皇帝脸色一沉,声音中透着不满,眉头紧皱道:“朕岂不知此理?但林安宁此次战功卓著,若不重赏,如何能让天下将士归心?如何服众?”心里却想,哼哼,老子阵营里好不容易出了个得力的。如果不能借此厚赏,岂不是说林氏父子功劳不够,那朕的孙师傅如何借此升入内阁。
上皇一系老臣岂能让当今轻易达成目的。
在首辅的目光逼迫下,礼部尚书陈叔和不得不再次进言,额头的汗珠更多了,诚惶诚恐道:“陛下,林家父子之功,诚然不可磨灭。但礼法纲常乃国之根本,亦不可不顾。若父子同时获高爵,恐遭悠悠众口非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