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林和姜星冉、雅师姐说完就已经过了申时了,他和二人说了一声就回匠房继续铸剑去了。晚上卢林提笔写信回临江坊,细细的写了这何普胜之事,他对于八宝阁的过往不清楚,临江坊书楼中的藏书,在临江坊的时候他和黄云峰常常去看的,他是看铸造的多一些,黄云峰多是看机关术相关的,得大掌柜再去细看了。
虽然卢林不清楚三叔查到了什么,为何要他去朱氏看这些记载,十三姨也来刑部查了,如今只有这些收获,便将这些天记录下来的都誊录了一遍,关于汉王四大家臣中,陈普胜、张普胜、赵普胜这些来历也都写了,三叔和十三姨应该可以多查出一些什么来;至于诚王后人之事还没有什么发现,这进了兵部不能了解外面的消息,卢林觉得颇有些郁闷,若是三叔、大掌柜、十三姨他们来信多说及一些什么,他也可以看看能不能有更多发现。
写完信后,卢林洗漱一番去休息,脑子里还想着这些事情,猛然间想起自己还是忽略了一个事,三尺溪如何他不清楚,白云意的剑法可是和【霜寒刀法】一刀一剑,一左一右,三叔和大掌柜都说是有渊源的;难道这三尺溪的来历也和何普胜有关?
三尺溪出现在百余年前,建在辰州天子山中,以铸剑闻名江湖,在三湘最西面,距离临江坊有一千三四百里,距离神都有两千五六百里,临邛在天子山更西面,有一千八百里左右,这三尺溪会不会是西南铸造的传承?是从临邛转到天子山来的?
卢林这般揣测着,有些不确定,之前去嘉定时,他听雅师姐和沈筠说及过,从临邛在往西两百余里就是小金川黄金城,那里汉蕃混杂,比龙城还要混乱一些,矿藏丰富,有大匠隐居期间,偶尔有神兵利器铸造流传出来;卢林猜想多半是西南铸造没落后造就的。
这查到了何普胜之后,知晓的这些信息,都是七零八落的,无法确认连接起来,只能推测,卢林更觉有些扑朔迷离了,觉得何普胜此人很不简单,就如今查到的这些,他就用了何云野、柯云野的名字著书流传于世,还有那小弓弩的作者什么野道人,多半也是他,此人不重名声,不知道当初降了朱兴宗之后,和朱兴宗谈过什么,做过什么。
从如今这些看,卢林只能推断何普胜至少是在铸造兵器上,对朱兴宗帮助了,当时的四地大铁匠铺都应该受到过何普胜的指点和传承,西南的没了,情况不清楚,这千锋照、百炼堂、八宝阁的双手锤锻之术、百炼成钢之术、锋刃之术可是相辅相成的;而且冶城信源八宝阁极有可能就是何普胜创立的,千锋照、百炼堂会不是何普胜的弟子创立的?想起这些,卢林又爬起来在给大掌柜的信中提及了一下这个猜想,然后就睡去了。
.
二月二十二古耀突破了五脉,二月二十三日早上见卢林来学殿,就过来说道:“卢师弟,明日发放膳食用度,组织喝一次为师兄我庆贺一番,如何?”
卢林笑道:“古师兄,这是应当的,当初答应了你的。”
古耀微微有些脸红说道:“唉,卢师弟,这还是得感谢你和星冉还有杨湖师兄了。”
卢林这些天铸剑是按照年龄顺序来的,第一柄剑是给苏师兄了,第二柄剑是给狐师兄了,狐师兄是用刀的,古耀得知后就找到狐师兄把剑【借】去琢磨剑法去了,因此得了机缘。今天晚上应该能将苏师姐的剑铸造出来。
这之后卢林准备再铸造一柄剑出来寄送回临江坊去,把这些天的铸剑心得也都写下寄送回去,然后就一心开始用六脉内力来折叠锤锻,看看极致会如何,这些天铸剑,对于这折叠锤锻更熟稔了一些,觉得可以在矿材中添加一些风磨铜进去锤锻,可能会更有韧性,到时候看看怎么制作机括了。
二月二十四日膳食用度发放了下来,这个月的膳食用度是五两半了,晚饭后把酒买好了,古耀还多买了一坛,送给了狐师兄以表感谢。
早春二月的天气已经暖和多了,众人都在学殿那边喝酒畅谈了起来,对于姜星冉、苏师姐、古耀三人先后因为研究剑法突破之事,对这腰带剑的兴趣就都愈发浓厚了起来,雅师姐的剑已经被江飞鸿借去了,姜星冉的剑也被韩少柳借去了,狐师兄的剑是在昨日已经从古耀手中到了金良手中了,苏师兄这会正被玄安拉住说明日单独给苏师兄买一坛酒,这腰带剑玄安中午晚上借用,驿师兄的剑也被焦安俊用酒换了中午晚上用,晗师姐和丹师姐则是被方婉、崔道之、马永清等人商议下午借用。苏师姐是刚拿到的剑,先自己琢磨两天再说。
说起这腰带剑,他们都是初次见到,剑招什么的都是不知晓的,五大派没有记载,其它各门各派也没有记载,众人讨论了半天,主要说的就是,为何仅仅是琢磨剑招,姜星冉、苏师姐、古耀三人先后突破。
最后玄安和金良、古耀他们几个都认为可能是,他们都是在如今各自的剑法技艺上创新出了腰带剑的招式,有点类似五大派的剑法最后一招一样,需要靠自己领悟出来,这腰带剑剑招琢磨出来虽然威力有限,但是这种创新是根据自身的剑法学识来的,也是对自己剑法的一种梳理归纳,或许是这样有助于修为突破的,以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情。
这说法说出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,都想去试一试,看看会不会有所收获,大多数人说着都看向卢林,卢林低头喝酒不说话了,最后这些人谈论起来,话头总是往卢林这边扯去了,卢林最后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,说道:“这铸剑我是真没有时间了,工部将作监那边还有事情要帮忙,如今有八柄剑可以轮流来用,你们都能够用上的,我这两天就会写信回临江坊,让坊里铸剑出来,给你们每个人都留着,等出了兵部后都可以去一趟,报上名字买剑就是。如何?”
众人听得卢林这么说了,都说很卢林这样安排可以,这边卢林是被工部点名指定要出去的,兵部也是同意了的,肯定是有要事需要帮忙的,这么多人,卢林一人铸剑是铸不过来的,传回临江坊,那就快多了。苏师兄他们这些有腰带剑的都没有藏着掖着,也都可以一起借用。
卢林对于这个说法也是很感兴趣的,只是他对剑法了解,但并不擅用剑,想到的是,或许其它技艺的突破创新对修为也有帮助;自己多次突破都是得益于铸造的提升,如今六脉的修为已经有突破的迹象,如果制作出暗器机括来,很有可能藉此突破六脉。
二月二十七日卢林铸造出第十柄腰带剑后,写下了自己铸造腰带剑的心得体会,将最初那柄腰带剑和这刚铸出的腰带剑,装入木匣,连同信笺,都让管事监帮忙寄送回临江坊去了。随后开始卢林用六脉内力开始锤锻,这些天管事监那边也没什么需要帮忙的,每日申时一刻开始锤锻,出来吃饭一刻钟后继续回匠房锤锻,每天锤锻三个时辰左右。
这种日子过了差不多五天,三月初一,马侍郎和王侍郎将书中的战例都讲完了,众人都在揣测叶成梁叶帅会不会来,三月初二一早,来到学殿后,赫然看见崆峒六掌派来了,金良、方婉他们也有些惊讶,但是见到了都规规矩矩的施礼上前喊了一声:“弟子见过六掌派。”
玄安、古耀、曹石、韩少柳、姜星冉、马永清、崔道之他们这些五大派五大世家的大多都是见过六掌派,也都纷纷恭恭敬敬的说了声:“弟子见过六掌派。”
其余人大多不认识,卢林是见过的,跟苏师兄、郑田川他们简单说了几句,然后上前施礼说道:“卢林见过六掌派。”
六掌派微微笑了笑,说道:“你们其中有很多人不认识我,我简单说一下,我姓谢,名定山。崆峒六掌派,驻守西关。此前马侍郎、王侍郎和你们说的都是典籍记载的战事战例,有些久远了,胜负都是公认的,没有问题,但这记载就有偏好了,所以过程就见仁见智了。
后面由我来和你们讲讲一些战事,都是当年西关大战我曾经亲历或参与谋划的战事,相较典籍记载的战事,我讲的会更真实一些,虽然也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偏好,但我会尽量还原出当时的情况;之前你们每日听过所写的感悟我也粗略看过,有些很不错;这后面也照旧,你们写的感悟,我每篇都会去看,还会提问,你们有疑问也同样可以问我。”
五大派五大世家的弟子个个都是正襟危坐,听得也很认真,卢林听得心中一紧,这怕是要认真一些了,不能像之前那般随意了,金良他们带头齐声称是,其余人也都跟着喊了。
六掌派也没有客套,更没有什么场面话,接下来直接从西关大战的起因说起,是当时的西胡新王发起的,原因很复杂,至今也没有定论,六掌派直接说起战事,西胡六十万大军,骤然发起攻势,来势汹汹,而且来的突然,西关这边消息有些迟滞闭塞了,等到知晓之时已经来不及去支援居延城到西关这一路的大小城池了,只派出精骑斥候传令各城组织百姓往西关退过来,并没有在居延等三大城硬拼。
这倒是和卢林听说书的那些有些出入了,那些说书的说是西胡大军突然南侵,十日内连下三城,直逼西关;六掌派说的则是当时守鹤师祖为主帅,虽然得知西胡人南侵的消息有些晚了,西关这边当时只有十五万大军,居延三城,每城不过一万驻军,对上西胡六十万大军那不是能不能抵挡得住的问题,是能够活下多少人来的问题。就是西关这边十五万大军面对六十万西胡大军,都不知道能够坚守多久。
西关这边去支援是来不及赶到居延城的,至少要比西胡人晚三天左右,居延三城,居延城是最前面的,也最为坚固,后面两城远比不得居延城;只能稍作防御阻挡后弃城保存实力,精骑斥候比西胡大军早一日半赶到居延城,将军令带给居延守将后,居延城留下了五千人马守城,其余人带着百姓退回西关。
五千人马只坚守了三日,完成了既定的阻敌任务,只剩三千人马,连夜弃城退到黑水城,协同防御了两天后再弃城直接退回西关了,第三城会水城没有去防御停留,会水城是居延三城中防御最为薄弱的,离西关最近,驻防守军不过两千而已,还分散在各卫所、烽燧;西关外的百姓大多聚集在此,沿着弱水西岸往南一带绿洲开垦种植。
撤退之时,数千兵马布了疑阵延缓了西胡大军的追赶,不然怕是没多少人能够退到西关了,居延三城的百姓比他们早一日到得西关。
西关这边崆峒向朝廷急报请求增援的同时,在西关和凉州一点紧急募兵,待到西胡大军杀到西关城下时,已经招募到了五万军士,崆峒这边除了其它关隘留了几万人马外,其余神策军和朝廷边军加上招募的军士,总共有三十万人马,双方大战了五十余日,都死伤大半。
双方总共有九十万人,最后西关大军只剩十三万,西胡大军只剩二十万左右,这个倒是和卢林听书听来的差不多,就差个一两万;西胡大军损失惨重是因为攻城所致,西关北门也就是在这个五十余日大战的第四十多天后被攻破了。
西关北门被破后,西胡大军只剩三十余万人马了,西关也只有十九万人马了,双方战损是接近一比三了;西胡大军又强攻了内城北门近十日,折损了十万人马,再也无力攻破内城了,遂暂时休兵后退到会水城了;内城北门的攻守之战,进行了十日,比前面四十多日惨烈多了。西关北门被破,在开战之初,守鹤师祖就有此判断的,所以在北门防御的同时,加紧安排人加固内城,这才在内城阻挡住了西胡大军的进攻。
六掌派只是大概讲述了这西关大战前五十日的情况,然后和众人讲解起作战的各种情况,双方总共九十万大军,可不是人人都是精兵强将,西胡大军六十万人马,劳师远征,来的突然并没有过多准备,辎重人马就占了近一半了,若是准备充足,可以不需要这么多辎重人马,但是这要远征,大军做开战准备岂能没有征兆,西关也不会消息滞塞到没有察觉的,在居延城就会开始大战。
西关这边三十万人马,神策军和朝廷边军的精锐加起来不过十五万而已,这是主力,后面的就是备军了,约有十万作用,就是所谓三军中的后军了,后军就是辎重,后来招募过了五万人,都是分配在辎重之中,再从辎重之中挑选五万人充实到前面去了。双方交战,都是精锐先厮杀,杀到后面,折损多了就从后军中补充上去。
再说及五路神策军,都是二十五万之重众,真正精兵强将也就只有十万,都是从军多年的,不然阵法兵事这些不可能配合好;其余十五万是在驻守之地耕练并行的,是戍兵,三年一换,也叫役兵;养兵是很费钱粮的,精兵的军饷都比戍兵多一两半的,十万精兵军饷一个月就是四十万两银子,一年就是近五百万两银子,还有兵器、甲衣的损害,战马的草料等消耗,都不是个小数。
神策军都是五大派自己管理的,钱财也是五大派自己出的,只是西关和东关更为重要,精兵比其它三路多了两万人马,这些支出是朝廷另行拨付的;备军是耕练一起,倒是容易多了,年成好的时候五大派还能够赚不少的。
天策军十万,精兵是八万,两万是后军;再就是朝廷的边军了,峨眉和道门各是有三万,协助神策军防御,西关和东关各有五万,这些都是朝廷负责,平常没有战事都是自行其事,若是战事一起,都归神策军调遣。
六掌派还和众人说了一下,他们来兵部学兵法韬略,是按照朝廷根据神都大比来安排的,都来了学了,若是在兵部没有学得出来,领兵就要打折扣了,不能直接去领兵,这领兵可都是带领精兵的,大多数是领兵五百,这五百可是神策军、天策军和边军的精兵,虽说是一县之兵力,真正作战怕是三四个县的兵马也不一定打得过。
他们这些人总共是一百二十八人,其中后六十四名是领兵五百,那就是三万两千精兵了,第六十四名到第三十三名的是领兵一千,也是三万两千精兵了,三十二到十七是领兵一千五,有两万四千精兵了,十六到第四那是领兵两千,有两万六千精兵了,前三是五千,一万五千精兵。
这一算,一百二十八人,都能够领兵的话,那可以带十二万九千精兵了,西关和东关的精兵也不过就是这么多了,朝廷对他们可谓是相当重视了,这五个月来教的也都是很有针对性的。卢林以前听书,那些说书人口中动辄就是数十万大军,百万大军作战,当初在龙城看见领兵五百浑不在意,后来在洛城听得孙镖头他们说及改了后也没过多在意,如今这一听,那是完全不一样了。
这些天卢林看了许多书,对于朝廷一些情况有所了解,朝廷官员是从九品开始的,科举之人才可以为官,会试、廷试出身的是从七品开始;这其中也有区别的,院试过了只是个秀才,免徭役,但不能直接为官的,只能是在县衙从胥吏做起了,真正算来是从九品,做的是文书拟写、记录县衙的各种事务、整理归纳各种档案等事情,若是有能力了,知县上禀郡府通过后,能够做掌吏之类的,可以藉此慢慢上升。
乡试过了则是举人了,若是会试不过想为官的话,一般是在县衙从房掌吏或是佐官、杂官做起,这些位置一般都是从八品,若是有能力,可以再由知县上禀郡府做主簿、典史等职,是正八品了;举人还有一条路就是去做幕僚,看个人的眼光了,若是眼光好,辅佐的人有能耐,自己也有真才实学,跟着平步青云也是不错的。
三甲和进士及第则是从七品开始了,可在内阁、翰林院、六部为官,也可选择去外放;会试、廷试过后是分三等的,第三等的同进士出身,一般都是从从七品开始;第二等进士及第也有分别的,一半靠后的是官职是从七品,前面的是七品,三甲若是才华出众会给从六品的官职,当初王文英就是先选择在内阁和翰林院任职,然后是打算去西关恢复城池的,后来各种原因还是选择去了龙城。
在神都的官员,都是至少从七品开始的,但是在九州各地,县是最小级别的官衙,一县之主的知县也只是七品,九州共有两千余个县衙,除了知县是七品,就只有一个县丞是从七品,一般知县外出了,留守的就是县丞,负责处理各种事务,主簿、典史等人是八品,辅佐知县的佐官、杂官以及吏、户、礼、刑、工,五个吏房,是从八品了,一个吏长各领四人,也就是胥吏了,各司其职:吏房掌官吏的任免、考绩、升降等;户房掌土地、户口、赋税、财政等;礼房掌典礼、科举、书院等;刑房掌刑法、狱讼等;工房掌工程、营造、屯田、水利等。
没有兵吏房,驻兵独自分开,在兵营为县总兵,县衙有出兵之需则来县衙为县尉,从七品;一县兵力不过五百到一千,一半在县城边缘驻守,另一半则是在各处驿馆和水陆要道驻守,轮换来的;再往上的郡府一级,驻兵两千到五千,州牧一级,三五万,多则五万少则三万,九个州刺史一级则是统领所辖各州了,兵马是协助五大派的神策军,在边境的就是边军了。
西北凉州边军就协助西关,雍州则是在萧关一线,被称为陇右军;中州安逸一些,护卫神都、洛城、中州三地,被称为中军;东北一带青州和徐州,青州是边军,协助东关驻守,徐州驻军在东莱和临清一线,被称为河北军;东南则是楚州和扬州两大州,扬州这边因为禁海,算不得边军,驻守在明州一带,楚州的则是驻守襄阳一带,被称为南军;西南益州是边军,驻守在南疆,梁州这边是沿江驻守,被称为西南军。
县衙有捕头一人,是从八品,领捕快十至二三十人不等;门子二至五人,杂役五至十人,马夫二至五人,衙役二三十人,各司其事各负其责;一般县衙不过七八十人而已,大的县衙过百,也就是多一些捕快和衙役,这些都是不入品的,市井间称之为十品。
县之下是乡里保长,也是不入品的,县所辖的范围大小不一样,少的六七个乡,多的可能有十多二十个乡,每个乡都有乡里保长的,保长每月有三两银子的俸禄和二两银子的车马费,每月要来县衙一趟递交乡里的情况,乡再往下就是村了,村中都有乡绅乡贤治理,保长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辖地各村的情况,一般也就是和乡绅乡贤联络较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