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鼎山,本通州之地无名小山,然自一千八百年前钟鼎真人在此飞升后,此山则成了仙家福地。
一千年前,钟鼎真人座下大弟子玉符上人感觉寿命将尽,于是在钟鼎山开坛讲法,在钟鼎山上创立了玉符门,自称钟鼎道统。
……
玉符门论道峰九层坛上,一白发白须的老道士对着一少年问道:
“你是何人,为何到此?”
少年下拜,激动开口道:
“我名王张李,是通江边一小渔村人,自幼吃百家饭长大,十二岁时听闻钟鼎仙山有长生之法,故跋山涉水千里而来。”
老道士捋了捋白须,面露惊讶道:
“通江离此最近也有两千余里,虽说本门常下山扫除妖魔,路上应没有鬼怪,但山中虎豹豺狼众多,你无依无助,如何能千里而来?”
少年脸上狠色一闪而过,恭谨道:
“我随带着柴刀钢矛,且只在白天中午太阳烈时与夜晚月亮明时赶路,多与虎豹山匪出没时间相错,狭路遇见时我也是拼命相搏,幸而到此。”
老道士微微点头,仰头望天,不知所想,半晌后他开口道:
“那你是来拜师的?”
少年点了点头,跪了下来。
“请仙长收我。”
老道士点了点头道:
“能千里到此,可见其心之坚,既然如此,我便收你入门,我听你的姓名怪异,是如何取的?”
少年先是连嗑了三个响头口称师父,随后才挠了挠头道:
“我是本是弃婴,无姓无名,后得王叔张伯李婶三家收留,外人见我常叫我‘王家小儿’、‘张家小儿’、‘李家小儿’他人叫的多了,便得了个王张李的名字。”
“原来如此,那我给你取个如何?”
“当然可以,十分愿意,求师父赐名!”
老道士斜眼上视,捋须思虑片刻,开口道:
“我姓张,你既无姓,便同我一样姓张吧,你于九层坛上向我求道,便名九道吧。”
“张九道,张九道,好好好,谢师父谢师父。”
少年激动的边说边嗑头。
老道师微笑的点了点头,平和道:
“嗯,我叫张昌道,法号六道,外界称呼我为六道老祖,你日后下山若遇生死之事,就念我法号,使我能有所感应,过来救你。”
“是师父!”
向张九道招了招手,示意其过来。
张九道会意,走了过去。
“蹲下。”
“是师父。”
张九道蹲下后,六道老祖帮他理了理头发,随后给他结了个道髻,道:
“从此仙路漫漫,红尘之事再与你无关了。”
……
钟鼎山后山。
钟鼎山后山地形犹如一个大碗,“碗边”斜坡缘边上有着千柳万松、奇珍异草,“碗心”平坦处则有着数十个湖泊,两条大河,一望之下,山峦盛春,水气成云,景色宜人。
六道老祖带着张九道步行半日,到了后山。
湖边巨石上,六道老祖与张九道盘脚而坐,六道老祖捋了捋长须开口道:
“我这有八条道,可助你长生。”
张九道听闻激动道:
“哪八道?”
“法、体、剑、丹、器、阵、鬼、妖八道。”
“你想学哪条?”
“师父,此八道有何区别?”
“法修之道者,以大神通、大法术突破壁垒,羽化飞升。体修之道者,以金刚不坏之躯、不灭不死之骨,肉体飞升。剑修之道者,以孕养剑胚,人剑一体,通过大杀伐力,携剑飞升。丹修之道者,以精淬灵物,炼制大仙丹,吞丹飞升。器修之道者,以炼制法宝仙器,借仙器之力,寄灵飞升。阵修之道者,以图形阵纹,铭刻万物,借法飞升。鬼修之道者,灵魂出窍,修成鬼仙,借道幽冥,取巧飞升。妖修之道者,以融合真灵血脉,如蛇化蛟,蛟化龙般,真灵飞升。”
张九道听完,思考许久问道:
“师父你学的是哪条道?”
“我主学的是法体剑丹器阵六道,其次也学鬼妖之道,算得上八道皆学。”
“那师父,我也全都要学!”
“不行不行,贪多嚼不烂,人是不可能将这些都学会的,没有那么长的寿命和精力。”
“那师父你?”
“师父我是万年老山人参化形,寿命悠久,并不是人。”
“……”
“我选体修之道!”
(本节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