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
知道了

目录

升序 倒序

我真不想当奸臣 共663章

目录
阅读设置

阅读设置

手机阅读
加入书架
回到顶部

第320章 献三策

  • 书名:我真不想当奸臣
  • 作者:江望月
  • 本章字数:5882
  • 更新时间:2024-07-29 21:51:44

  大晋,皇宫。

  “陛下,臣有三策,可兴盛大晋。”

  范离看着庭前跪奏的胡宗宪,表情略显丰富。

  这位是个实干家啊!

  除了军略,政略也是国之干才。

  胡宗宪归顺才几天,已经整理出治国思路了?

  “爱卿平身,赐座。”范离笑道。

  皇宫里没有宫女、太监、侍卫,但范离找王班要了一百个【丫鬟】,先凑合用着。

  【丫鬟】搬来一把椅子,胡宗宪先谢恩,才谨慎的只坐椅子三分之一的位置。

  大晋,确实不像个国家。

  一没土地,二没人口。

  范离也很好奇,胡宗宪提出的三策具体内容如何?

  “胡爱卿,请畅所欲言吧。”范离鼓励道。

  “是!”

  感受到范离支持的眼神,胡宗宪微微激动。

  大明重文轻武。

  胡宗宪原本是进士出身,文人背景,却因为曾在地方上剿匪有功,渐渐转为武职,主兵事。

  他曾向大明朝廷上书,言治国安邦事,其中多有教化治民、助农兴商等条陈。

  胡宗宪一片丹心,原以为自己实心用事,建议或许能被朝廷采纳。

  没想到,上书仅一个月便受到反噬。

  科道言官弹劾胡宗宪,身为武将染指内政,是要以武乱国。

  这个帽子扣得可大可小,关键在你有没有背景靠山。

  当年的胡宗宪,也曾一心依附清流官,为次辅徐阶卖命。

  无奈,弹劾他的科道言官也是徐阶的人。

  如果徐阶保了胡宗宪,就是打了自家言官的脸。

  当时,胡宗宪仅在地方军中具备一定影响力,远没到大明军神的高度。

  徐阶稍稍权衡,觉得京城科道言官比地方武将金贵多了,便准备动手收拾胡宗宪。

  幸好!

  老奸巨猾的严嵩,一贯主张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。

  大明次辅要收拾胡宗宪,首辅大人只勾勾手指头,就保住了胡宗宪。

  从此以后,严嵩就成了胡宗宪的恩相,徐阶则永远失去了将大明军神拉入清流阵营的可能。

  回忆往昔,胡宗宪感慨万千。

  他的梦想是出将入相,在一位明君麾下,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。

  武,他任之。

  文,他也敢当之!

  “陛下,臣的三策分别是【遗民策】、【拓荒策】和【封国策】。”

  范离闻言来了兴趣。

  他不自觉端正坐姿,虽为天子,却像个认真听课的好学生。

  胡宗宪小心翼翼说着,也一直在仔细观察范离的反应。

  见他如此,顿有生奉明主之感!

  “先说【遗民策】。”

  “臣在大明时,曾时刻关注汉朝动向。”

  “旧汉分崩,十分江山人口被刘备、曹操、孙权各得三分。”

  “尚有一成旧汉臣民,怨恨这三人侍君不诚,坐视汉帝刘协与董卓两败俱伤。”

  “三国建立,这一成旧汉臣民不肯归附,自称大汉遗民。”

  “其实,这一成遗民的素质极高。”

  “如涿郡望族卢氏,人口数万。”

  “族长卢植官拜尚书,文武兼备、刚烈正直。”

  “世称其名着海内、学为儒宗、士之楷模、国之桢干!”

  “又比如南阳望族张氏,人口十余万。”

  “原族长张温曾经官居大汉太尉之职,效忠汉帝刘协,与董卓恶战不幸身亡。”

  “张氏族人不肯依附三国,全族十余万人隐居偏僻乡野。”

  “臣驻军云州城时,曾计划招募前汉遗民。但上书朝廷,却如泥牛入海……”

  听完【遗民策】,范离感慨万千。

  他与曹刘孙三家交好,碍于面子,一直回避前汉遗民这个特殊群体。

  胡宗宪是对的。

  张氏、卢氏之流,他们现在是遗民,以前却是大汉的名门!

  如果大晋能招揽前汉遗民,就如同一具灵魂拥有了骨架,瞬间支棱起来!

  至于皮毛血肉,早晚都会有的。

  一个健全的、真正王朝级的大晋,缓缓在范离眼中呈现。

  范离沉吟片刻,继续问道:“爱卿以为,朕有可能招募前汉遗民?”

  “能!”胡宗宪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回答。

  “为什么?”

  “因为谥号,【汉孝仁皇帝】是陛下您为汉帝刘协争来的!”

  范离的性格,做事从不居功。

  他几乎忘记的事情,现在被胡宗宪提醒,也意识到自己在前汉遗民的心中,大抵可能形象还不错?

  胡宗宪继续解释。

  “前汉遗民对陛下您的感情,远胜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。”

  “不仅因为汉帝死后哀荣,全靠陛下您挣来。”

  “更何况,天下谁人不知,陛下您与长乐公主……”

  “咳咳咳咳!”

  “好了好了,朕知道,多谢爱卿提醒。”

  范离听得那叫一个汗啊!

  长乐宫一夜荒唐,还有汉帝的临终托付。

  这点事,果然已经人尽皆知了?

  “在前汉遗民的眼中,陛下不仅是他们的恩人,也算他们半个主子。”胡宗宪换个委婉的说法,给足范离面子。

  半个主子?

  驸马爷吧?

  “好。”

  “此事确实可行。”

  范离点点头。

  “但具体如何招募遗民?”

  “据朕所知,三国天子也想吸纳遗民。即便这一代不行,也想熬到下一代。”

  “遗民在三国境内的行动,多有限制。”

  时间,最擅长遗忘。

  这一代人的仇恨,到了下一代往往未必记得。

  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也能看见遗民的价值,只是有心无力,实在没可能让卢植等前汉老臣臣服。

  他们只能寄希望下一代。

  等卢植等老臣都死了,他们的子孙还会坚持仇恨吗?

  身怀修为、才华、满腹经纶,却甘愿终老山林?

  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。

  这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!

  其实,范离何等聪明?

  经过胡宗宪一点醒,他心中立刻有了运作方案。

  但【遗民策】是胡宗宪提出的,范离身为君主,岂有与臣子争功的道理?

  还是让胡宗宪畅所欲言吧!

  “臣闻范氏商行遍布天下,三国亦不例外。”

  “请陛下以通商货运作为借口,招募遗民担任运输之责。”

  “表面运货,实则运人。”

  胡宗宪说完便笑了。

  范离也笑了。

  这计划绝对可行,范氏商行不仅在大楚随意通行,在魏汉吴三国也不例外。

  就是,有点缺德?

  “朕与三国天子交好,做这种事,情面上多少有点过不去?”范离尴尬挠头。

  他现在说这话,单纯就是矫情。

  胡宗宪却一本正经道:“陛下此言不准确。”

  “哦?”范离好奇的看着他。

  “具臣所知,与三国天子交好的乃是大楚晋公范离,陛下乃大晋皇帝。”

  “大晋与魏汉吴不通使、不通商、不通婚,何谈交情?”

  好好好。

  你们抓鲁迅,关我周树人什么事?

  范离悄悄竖起一根大拇指,对胡宗宪越发欣赏。

  “【遗民策】可行,爱卿再说说【拓荒策】?”

  “是!”

  胡宗宪躬身一礼。

  “目前,我大晋仅有京城一座。”

  “虽然王丞相建造京城,宏伟壮阔,容纳千万人也不在话下。”

  “但前汉遗民臣服陛下之后,直接居住在晋城,如同寄人篱下,缺乏归宿感。”

  “只要陛下一道圣旨,许他们自行划地建城。”

  “拓荒辛苦,但城池建好之后,前汉遗民如倦鸟归林,必定珍而重之!”

  范离默默听胡宗宪说完,心中感慨万千。

  人才!

  不,国士!

  胡宗宪国士无双!

  洞悉人性,洞察人心。

  胡宗宪若非出道晚于严嵩、徐阶,大明朝堂未必有那二人容身之地!

  范离从龙椅上站起身来,拱手,对胡宗宪行了半礼。

  “陛下不可!”

  胡宗宪大惊,赶忙跪下扣头。

  “君臣有别,何况陛下对臣有再生再造之恩,臣岂能受陛下大礼?”

  范离却摇头道:“我不以大晋皇帝身份谢你,只当我是汉孝仁皇帝的驸马,谢你为汉孝仁皇帝的忠臣遗民做出如此妥善安排。”

  “……是。”

  胡宗宪心中感动。

  这一礼,他在心中受了。

  范离谢过之后,重新坐回龙椅。

  “胡爱卿,请说第三策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胡宗宪站起身来。

  他连献两策,都得到范离的高度认可。

  但他不倨傲,甚至神情越发严肃谨慎,仿佛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大逆不道!

  “臣的第三策,【封国策】。”

  “臣斗胆,请陛下在完成【遗民策】后,封国禁边十年,断绝南岭与中原一切往来联系。”

  “凡我大晋之民,不可擅离国境。凡中原人士,不可入南岭。”

  范离脸色果然变了变。

  他双目紧紧盯着胡宗宪,后者也坦然与他对视。

  封国?

  故步自封吗?

  此言,确实大逆不道。

  中原未定,诸国林立,大争之世。

  久守必失!

  这种时代背景之下,即便小民百姓也知道,故步自封是取死之道!

  然而,范离却几乎立刻明白,胡宗宪【封国策】的想法。

  “臣的意思……”

  胡宗宪毕竟是侍奉嘉靖帝那种奇葩君王几十年,早已习惯被帝王用最恶毒的心思揣测,侍奉君主永远抱着如履薄冰的心情。

  “胡爱卿不必忌讳。”

  “在大晋,凡是为国谏言者,皆言之无罪。”

  “此条,朕将写入《大晋律》。”

  胡宗宪老脸涨红,是兴奋,也是感动!

  “是!”

  “臣以为,大晋初立国,根基未稳。”

  “若能封国十年,以前汉遗民为根基,养民、养士、养兵。”

  “凭陛下之英明,群臣之忠诚贤达,十年后大晋重新开国,可与天下争!”

  ……

  …………

  大明,西苑,谨身精舍。

  一个人跪在殿外御阶下,是万历太子。

  一颗人头放在旁边,是大明国师蓝道行。

  谨身精舍内,嘉靖帝闭目,盘膝打坐,运行周天。

  昼夜变幻,日月交替。

  嘉靖帝就这么仍由万历跪在殿外,不知不觉竟是十天!

  国师蓝道行那颗人头,甚至开始散发阵阵恶臭。

  万历太子一动不动,跪着仿佛一尊石雕。

  十天,风吹雨打。

  堂堂大明太子之尊,此刻已形同乞丐。

  终于,一名老太监从谨身精舍内走出,来到万历太子面前。

  “陛下有旨,宣夏帝姒桀觐见。”

  宣旨结束,万历太子却仍跪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

  老太监仔细端详万历的表情,见他神情漠然,仿佛刚才嘉靖帝的圣旨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?

  “老奴刚才代陛下宣旨,您都听清楚了吗?”

  “听见了。”

  万历开口,声音嘶哑,像风从朽木缝隙中穿过。

  “那您还不进去?”老太监又问道。

  万历摇摇头。

  “陛下宣的是夏帝姒桀,不是儿臣。”

  老太监不再说话。

  他对万历太子深深一礼,便转身步入谨身精舍。

  一个时辰后,老太监去而复返。

  “太子,陛下宣您进去。”

  “儿臣遵旨。”

  万历太子对着谨身精舍三跪九叩,然后提起蓝道行的人头,走了进去。

  殿内,檀香袅袅。

  一层薄纱帷幕后面,偶尔传来翻书声。

  “儿臣……”

  万历太子正要跪拜,却听一声罄响。

  万历僵住不动。

  他知道,这是嘉靖帝不许他跪的意思。

  薄纱帷幕后面,传来嘉靖帝非仙非凡的缥缈声音:

  “朕让你审案,你怎么直接把人给杀了?”

  万历听得心头一松。

  这话虽有责问之意,却是长辈对晚辈的。

  看样子,血浓于水,嘉靖帝仍承认自己的大明太子身份。

  “儿臣杀蓝道行……只为明志。”

  撒谎,是蠢人的可笑伎俩。

  尤其是对聪明人撒谎时,显得格外愚蠢。

  说实话,用实话掩盖自己真正目的,即不欺售欺,这才是高明手段。

  所以,万历坦率承认,自己杀人是为了避嫌。

  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  嘉靖帝在笑,但笑声中却听不出情绪。

  只是笑完之后,他又问道:“朕如何信你,将来不会颠覆大明江山、不会复辟大夏王朝?”

  万历闻言,立刻跪了下来。

  他连连叩拜!

  “陛下乃大明除太祖外最英明神武的皇帝,在陛下这一代,大明必然能一统天下!”

  “天下归心,黎民百姓只知大明,如何会支持一万年前就灭亡的大夏?”

  “儿臣纵然愚钝,也知民心所向、大势所趋,岂敢逆天而为?”

  “陛下若有疑虑,儿臣愿退东宫位让贤,只做朱家一寻常宗人!”

  咚咚咚!

  万历太子不用灵气护身,头撞在地砖上,立刻血流如注。

  “好啦!”

  嘉靖帝挥动袖袍,一缕灵气将万历太子托起。

  “身为大明太子,竟如此不自珍自爱?”

  “把脑袋磕坏了,谁替朕领兵打仗、收服云州失地?”